
一、造成土壤盐渍化的原因
1、大量化肥盐分残留累积:菜农为保证养分供应,大量使用无机肥,致使用肥量过大,土壤全盐含量增加,特别是化肥施用量过大,由于灌水次数频繁,使土壤的团粒结构遭到破坏,大孔隙减少,通透性变差,土壤表层积聚了大量的盐分,更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、板结,使土壤通透性下降。
2、生施人畜粪尿人畜粪尿挥发分解后,大量的氨被挥发掉,使一些硫化物、硫酸盐、有机盐和无机盐残留于耕层土壤内,造成土壤板结,盐渍化。同时,菜农认为有机肥富含有机质,对改良土壤,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明显的效果,于是就大量的使用,但是一些盐分含量很高的有机肥过量施用也会造成土壤盐渍化。
二、土壤盐渍化怎么办?
1、根据土壤特性使用农家肥。
像沙质土中宜多施农家肥或有机肥,逐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,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。每亩可使用腐熟的农家肥15-20方,通过连年使用,可以较快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,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,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。
而黏质土在加大腐熟农家肥使用量,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同时,还应注重向土壤中掺入适量的河沙,加强土壤的渗水能力,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。因为黏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较强,一旦使用过多的复合肥、水溶肥很容易导致土壤含盐量过高,烧根死苗,因此以使用腐殖酸类、海胆素类嘉美红利、嘉美海力宝为好,疏松土壤,螯和盐分离子,促进养分合理均衡释放供应。
2、每3-5年要深翻一次土壤。
盐害发生严重的土层,多表现为板结、透气性差等特点,生产中,通过深翻土壤,打破土层结构,将上层全盐含量较高的表层土壤翻到底层,可降低土壤的盐渍化程度。另外,深翻土壤还能打破因常年使用旋耕机而形成的“犁底层”。建议土壤深翻最好结合着旋耕机打地一并进行,或选用专门的大棚土壤深翻机、小型挖掘机等,深翻深度可达40厘米以上。
3、利用盐随水走的特点大水压盐。
可通过大水漫灌或揭棚自然淋灌的措施,将根系主要分布土层(0-30厘米)的盐分淋溶到土壤深层,即把耕作层内的高浓度盐离子“带走”。该法在作为拔园后进行,或者在夏季与高温闷棚一并进行,即先铺地膜闷棚,然后打地,而后再大灌水,闷棚,土壤消毒。
4、提高棚室秸秆的使用量。
秸秆腐解过程中,可吸附、利用土壤的矿质元素,同时秸秆还田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,改善了土壤透气性,促生了土壤有益微生物,可谓一举多得。秸秆反应堆使用方法:在作物种植行内,下挖50厘米后,填充玉米秸秆等材料,并喷施快速腐熟剂如肥力高等,而后覆土掩埋,并灌一定量水,一周后便可定植作物。
5、要补充足够的有益菌。
有益菌中不同的菌种具有固氮、解磷、解钾等功能,将土壤中残留的无效矿质营养分解为可被直接吸取的速效营养,从而降低土壤的盐度。如EM菌等。
6、减少化肥使用量。
减少化肥使用量可从“源头”上控制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发生。常年施入土壤中的化学肥料就是“盐离子”的来源。通过减少化肥使用量,可从根本上解决土壤盐渍化的问题。建议少用或不用利用率低的复合肥或单一肥料,改为选用全营养、全水溶、全吸取、无残留的嘉美红利、嘉美脑白金、嘉美海力宝、嘉美赢利来等有机活化套餐营养。不仅施用量少,改良土壤,而且利用率高,是一般普通复合肥的2倍以上。